中性化+放开冠名是个怪胎,中国足球的真正问题是职业联盟

2023-12-02

久古

据媒体报道,11月26日召开的2024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两个“基调”:青训和稳定。后者包括报名、三级联赛准入、升降级、递补、外援报名和上场人数等等,都与上赛季基本一致。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准入前提基础之上。引发媒体普遍热议的,则是中国足协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计划在坚持俱乐部非企业化名称(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基础上逐步放开球队冠名。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怪胎,原因有二:

第一、允许放开冠名与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相矛盾

俱乐部名称中性化,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去企业化”。不但球队冠名,连俱乐部都不允许有企业(投资商母公司)的名称,甚至相似或相近的汉字都不允许出现。一句话,实行俱乐部名称中性化之后,俱乐部报名参加职业联赛的名称或球队名称,只能由行政区域+俱乐部名称组成。

但允许冠名,原来的名称就变成了“前缀”。比如天津津门虎,允许冠名后,假设冠名的企业是泰达,则其名称就有可能变为“天津津门虎泰达队”;又如海港,假设冠名的企业是上港,则其新名可能是:上海海港上港队,简称“海港上港”。

可以理解中国足协为了解决俱乐部的生存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和苦心,但既然实行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就不存在冠名。这不是坚持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的“基础”,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俱乐部非企业化的制度。

说白了,二者是排他的,没有任何“兼容”的空间。继续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就不应该有企业冠名;相反,要冠名,就不是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

当然,这只是文字上的较真,是一种游戏。如果足协一定要实行,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因为大多数俱乐部(仅指中超,上下同)都面临需要冠名而争取资金的压力。既然如此,谁还在乎允许冠名与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有没有矛盾和冲突呢?

第二、根本问题在于成立职业联盟

因为俱乐部名称中性化了,确实引发企业投资的困境,这是肉眼可见的现象,在此也没有必要再举例。但从深层次来看,这并不是中超俱乐部生存艰难的最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职业联盟。

中超与五大联赛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准入制度。同样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欠薪不允许准入。最近两三个赛季,表现为哪家俱乐部欠薪,视情节轻重,球队出现成绩波动、球员罢训,或主力出离队、甚至俱乐部解散。

本人没有统计,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行业是欠薪就不允许准入。有报道称,20/21赛季,意甲20支球队中,15支存在欠薪;法甲前三的里昂,2020年3月份就开始停发疫情期间所有球员工资;2021年初,同样是法甲豪门,里尔负债高达2.49亿欧元;2020年净负债3亿欧元的巴萨,到了2021年年初,这个数字飙升至11.7亿欧元,等等。

奇怪的是,包括这几支球队在内,不但没有球员罢训、罢赛,更没有哪家俱乐部停上运营,成绩反而更好。比如米兰双雄强势复兴、里昂和里尔与大巴黎竞争榜首、巴萨球员同意部分工资延迟发放之后,接下来的一个月比赛8战7胜。其它如英超、西甲等也存在大同小异的问题和现象,不一一举例。

根本原因,有文章分析认为是球迷基础、历史底蕴和俱乐部的形象以及“吸金能力”等等。个人认为,这些现象,归根结蒂就是一个管理体制问题。

欧洲俱乐部经过百年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规范的体系。俱乐部负债,可以融资(比如阿森纳、热刺)或者减持股份(比如利物浦)等手段获得新生。但中超俱乐部,最长的历史只有20多年,可以说是刚刚起步,百年只是遥远的目标。但在最困难的疫情3年,却严格准入制度,并逐步勒紧俱乐部脖子上的绳索,最终是江苏、重庆、河北、广州城等俱乐部的停运或解散。

最新消息,武汉三镇几个月前投资人停止注资之后,目前只是ZF垫资,股改或者说有兴趣的新企业还没有下文。一旦没有实质性进展,“停运”将是大概率的事情。同样困难(有的甚至传说要解散)的,据说还包括深圳队、大连人、浙江队、河南队等等。真正不存在资金困难的,除了上海双雄,可能也就泰山队。

而从本文开头提到的“稳定”来看,足协至少已经“管”完了这一个赛季。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几天前,在出席“逐梦德甲”项目签约仪式上,宋凯表示中国足协正在紧锣密豉地推进职业联盟的成立。媒体报道中他的原话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让职业联盟成立起来”。现在看来,此项工作至少不可能在今年内完成。

所谓体制改革,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成立职业联盟。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分田到户”之后,赞助商应该更有热情一点,收入全部或最主要部分应该由联盟支配;乐观一点,联赛准入会不会取消呢?很难说。

没有职业联盟,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基础之上的放开冠名,不过是杯水车薪。而成立职业联盟之后,这可能就变成了锦上添花、甚至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同样的做法,在不同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是不一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