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就在世预赛十八强赛分组抽签后,我与一位圈内朋友吵了一架。起因是他觉得国足对日本尚有一战之力,“我不行就不能堆五个后卫三个后腰?怎么着也得叫你脱层皮”。而我认为中国队根本无力抵抗的态度,被他认为是失败主义、投降主义。
朋友的观点在当时代表了大部分球迷。他对于体育的认知要远胜于普通人,虽然近几年远离足球报道,毕竟也是扎根体育圈二十多年的资深人士。但就是他缺席的这两年,中国足球积累了二十年的问题全面爆发。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核心环节在于人才培养。而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自上世纪末脱离举国体制后,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重塑。更不幸的是,足球是一项需要大量优质选手的集体项目,培育一代球员至少耗费十年以上,淘汰率极高,而且需要源源不断地供给——换言之,足球世界里没有捷径,没有甘愿种树的前人,后人自然无处乘凉。
这项在全球都高度发展的运动有其自身规律,顺昌逆亡。日本足球就是符合足球规律发展的最佳代表。中日两国展开足球职业化仅相隔一年,年长一岁的日本足球早早树立目标,踏踏实实从夯实人才培训体系的基础做起。
在这场载入日本足球史册的大胜中,外界能看到的是首发阵容均来自欧洲俱乐部,其中七人为五大联赛主力球员;全部出场的16人中仅高井幸大在国内联赛效力,旅欧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可能看不到的背景是日本早已建立起俱乐部职业青训和校园足球两大既独立又交融的培训体系,每年有4000多支校队参加全日本高中锦标赛(代表日本同年龄段最高竞技水平的俱乐部梯队并不在此列),其中的佼佼者可直接或通过大学培训进入俱乐部体系,这也是日本每年有数十位球员流入欧洲的基础。
模板都在眼前,道理大家都懂,学不学是另一码事。今天再三重申的这些话,其实与二十多年前我刚从业时所说所写的差不了太多。但最坏的预设还是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或许还不是最糟糕的局面,更糟糕的在未来。本报在今年6月对中超前14轮的出场情况进行了汇总——本赛季中超注册的33岁以上本土球员数量约为21岁以下球员的1.1倍,但前14轮的出场总时间是后者的7.4倍。数据是冰冷的,数据也不会骗人。中国足球青训体系早已无法供给足够数量的合格球员,这不是归化工程、U23政策这些零敲碎打的行为足以扭转的趋势。
复苏是等不来的,只有付诸行动。行动也没有秘诀。建立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全新的青训体系,花费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等待开花结果。不然,只会有更多被击穿的底线。
作者:沈雷
文:本报记者/沈雷 图:视觉中国 编辑:吴雨伦 责任编辑:谷苗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