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中,低级别联赛(包括中甲联赛)是块被聚光灯遗忘的角落,它们虽然承载着无数足球梦想,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9月13日,著名足球媒体人赵震在社交媒体上,发了 一篇长文,向广大网友曝出了广大中甲联赛球员鲜有人知但却最真实的生存状况。他的发文,不加任何掩饰,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中国足球低级别联赛球员的辛酸与无奈,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共鸣。
长久以来,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拥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当谈及中国职业联赛,尤其是中国低级别联赛时,人们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光鲜亮丽的表面,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的艰辛与不易。赵震的这篇文章,像一把锋利的刀,切开了这层华丽的外衣,露出了真实而残酷的现状。
中甲联赛,作为中国足球的第二级联赛,本应是孕育希望、培养新星的摇篮。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除去少数有冲超潜力的球队外,大多数球队的薪资水平低到令人咋舌。中甲联赛的顶薪是税前2万,对于普通打工者来说或许不算低,但放在职业足球领域,这无疑是对球员青春与汗水的亵渎。更何况,这样的高薪还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球员只能拿到几千到一万不等的月薪,勉强维持生计。大部分低级别的球员是没有赞助的,他们要自己买足球鞋,专业球员鞋子很费。一双鞋子最多俩月,一般你至少要备一双长钉的一双短钉的。很多人只能找有赞助在踢中超的朋友要。
更为严峻的是,这份收入并不稳定。欠薪,在中国足球界是司空见惯的事,在低级别联赛中,欠薪更是家常便饭。一般赛季初的短暂发放工资后,便是漫长的等待与博弈。球员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煎熬。签字意味着放弃应得的权益,不签则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这种两难的境地,让许多球员不得不选择妥协,继续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苦苦耕耘。
球员,作为职业体育的从业者,他们同样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这些普通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在球员身上更是被无限放大。他们的职业生涯短暂而充满不确定性,一旦退役,往往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青训教练,这个看似与足球相关的职业,实际上收入微薄,难以支撑起一个家庭的生活。
更让人揪心的是,球员们还要时刻提防伤病的侵袭。一旦受伤,不仅意味着失去了比赛奖金的来源,还可能面临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漫长的康复过程。而俱乐部往往因为财务状况不佳,无法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球员们只能自掏腰包,甚至有人因此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
赵震的发文,不仅仅是对当前中国足球低级别联赛现状的真实揭示,更是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忧思。他说,自己不会让儿子成为一名中国球员,这不仅是对儿子未来的负责,更是对这个行业现状的无奈与失望。当一个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都无法获得应有的尊严和保障时,这个行业的衰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中国足球低级别联赛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和关注,更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变革和有力的支持。从政策层面到市场环境,从俱乐部管理到球员保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那些怀揣足球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有尊严的舞台,让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