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旧著,聊博一乐)
久古
11月25日,是各级联赛准入提交材料的最后一天。有媒体透露,目前仍有部分俱乐部的准入材料没有准备好,原因就是欠薪没解决,球员不肯在工资奖金确认表上签字。由于过去的几年的经历,球员都不再轻信“先签字再补钱”的口头承诺,俱乐部不发钱就坚决不签。个人认为,足协应该做好以下两手准备:
第一、看菜吃饭,有多少球队就打多大规模
准入不通过,基本上意味着俱乐部将解散。理论上说,足协现在大体上已经知道有多少俱乐部存在准入困难、甚至解散的可能了。
前些年,管理部门几乎都是张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签字确认表是否真实,甚至明知道是造假也网开一面。比如程序员在接受能某电视连线专访时就表示,按规划到2023年中超要扩展到18支球队、中甲20支、中乙32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得不硬着头皮“凑数”,准入材料的造假自然在所难免。而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在位那几年,正是准入材料造假、欠薪最为严重的时期,大量的欠薪纠纷也都发生那几年。
管理部门需要做的第一手准备,就是看菜吃饭,有多少俱乐部通过准入,就打多大规模的联赛,决不为了“充胖子”而打肿自己的脸。除了不可拒绝因素造成的空缺之外,不为无法准入的俱乐部增设“递补”名额。
这涉及一个递补的问题,也是过去每个赛季结束之后坊间最热闹的话题之一。
近年来,由于扩军过快,解散和退出的球队众多,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就是联赛“池水”太浅,大量业余球队进入职业序列,或低级别的球队递补进高级别的联赛,造成联赛水平严重被稀释。一些原来的业余或者低级别的球队,根本没做好进入更高级别联赛包括资金在内的软硬件准备,递补进更级别联赛后很快就出现各种问题。
另一种现象,则是中冠球队出于某些原因,短时间内可以投入大量资金,因而更容易实现连续跳级,比如本赛季一南一北两支中冠球队递补进入中乙后又升入中甲。
但由于职业联赛持续、长久的“烧钱”属性,这些原本在低级别联赛活得还相对较好的球队,能否在高级别的联赛中站稳脚跟,需打几个问号。或者投资人头脑发热、追求短期效应,前期以巨额投入引起轰动,忽视了职业足球的残酷性,最终留下一个烂摊子或者惨淡收场。类似的例子,包括前江苏队以及眼下正焦头烂额的中部某俱乐部等等。
第二、继续降薪
联赛再降薪,已是客观的需要。有资料显示,目前的16家中超俱乐部,真正能够保证资金充足、不存在任何欠薪的,恐怕不超过5家,基本也在联赛成绩上得到了体现。而一些以较低成本运营的球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有报道称,本赛季津门虎的投入仅仅一个亿,却取得联赛第六的好成绩,原因就是薪水虽低,但正常发放,保持稳定。
而按一般的估算,俱乐部一年的正常开支大概在2亿元左右。这包括10名本土顶薪球员(税前500万元/人,单位:人民币,下同)、10名200万元、10名100万元;5名外援,总额封顶1000万欧元。
以津门虎为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存在1亿左右的资金缺口。换句话说,津门虎如果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比如冲击亚冠之类),必须增加一个亿左右的资金投入。事实上,有人估算,中超球队要保级,运营成本在8000万左右。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南通支云,据说赛季投入9000万左右(一说6000万),最后却降级了,这可能得从别的方面找原因了。
如果降薪,比如本土球员顶薪从500万降到300万(其他依次),几乎就可以节省近半的人工成本,其他级别联赛依次类推。这个钱,可以减轻俱乐部的资金压力,也可以让不存在资金压力的俱乐部聘请更高水平的外籍教练,或者加大青训的投入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坚持若干年,比如5年,职业联赛就有可能得到一次非常好的休养生息,从而积蓄力量、徐图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不递补,意味着“缩编”;降薪,意味着亚冠的竞争力可能下降(如果外援也降薪的话)。短期内,中超联赛的“面子”可能不太好看,管理部门是否做好了预期。